【热点】2018年,国家为茶行业制定了20多条“底线”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开云足球app下载官网最新版

【热点】2018年,国家为茶行业制定了20多条“底线”

2018年,中国茶行业迎来了茶叶新标修订的“大年”,国家密集推出新的推荐性国家标准。从2018年1月1日起至今,有二十余项茶叶推荐性国家标准陆续推出、实施,对中国茶行业将产生诸多积极的作用。


首先是从茶叶生产、流通、品评等各个环节,对茶行业的规范、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其次,还将推动茶叶消费市场、茶叶消费人群发挥出有益的“众星捧月”效应。因此,如何发挥这些国标的“双重价值”,的的确确需要全行业重视、推动。


 茶叶国标

如何为茶行业“保驾护航”?


今年茶行业“国标”的密集出台,首先是对茶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巨大推动,补足了短板、提升了理念、完善了领域。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从英国工业革命算起,世界上最早的产业革命带来的标准化、规模化已经有二百年以上的历史了。但直到今天,中国茶叶仍然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标准化。作为中国茶业现状最典型表述的“七万家茶企比不过一家立顿”,不仅说的是中国茶企业“小、散、弱”的尴尬景象,背后还隐藏着一个产经事实: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生产和消费的大国,但茶产业生产管理粗放、技术水平不高、组织化程度较低。这些痛点都可以归结到“没有标准化”!以致于早些年茶叶在淘宝上都被划入“非标产品”,极大影响了形象和销售。因此,标准化无疑是解决中国茶产业完成工业化的最显著、最直接的抓手。



从今年茶产业国家标准建设的总体看,这20多项“国标”涵盖了行业的方方面面。


第一,2018年实施的茶叶“产品标准”有12项,新制定4项,修订8项。新标准集中在单丛、佛手、茯茶和抹茶等,体现了茶叶市场的最新变化和标准的及时跟进;绿茶、红茶、白茶、黄茶、茉莉花茶和袋泡茶等标准的修订体现了市场和需求带来的产品标准的提升和完善。


第二,全面接受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农残等的检测方法标准逐步完善。从污染物、农残限量和添加剂使用标准,全面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接。说明茶叶的属性定位,也明确了对茶叶质量强安全“概莫能外”的理念。


第三,理化指标进一步完善。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性,规定了产品定义、产品的分类以及不同理化指标要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第四,明确茶叶贮存的要求和保质期。《茶叶贮存》(GB/T 30375-2013)标准要求对茶叶贮存应符合该项国标的规定。对茶叶包装入库及保质措施、库房要求、包装材料,袋泡茶滤袋的安全要求等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第五,对茶叶中感官审评、部分理化品质指标等5个标准做出修订并于2018年开始实施,确保了茶叶产品品质评价和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六,据了解,目前有关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对茶艺和茶艺师的职业标准也在进行修订完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18年中国茶行业的标准化建设的确进入了一个加速期,实现了全链的覆盖。“国家标准”对行业发展的规范、引领作用将会逐步显现出来。说它“保驾护航”,一点不为过!

 

如何让茶叶国标“众星捧月”?


但长期以来,行业人士提到茶叶的国家标准总觉得这是行业内部的事情,不足为外人道也。造成此观念的原因不外乎:一是误认为市场需要的是产品和服务这个“鸡蛋”,对“母鸡”兴趣不大;二是觉得茶叶国标太专业,消费者搞不明白。事实果真如此吗?



这个观念存在着一个误区、一个盲点,对茶行业及茶叶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事实上,茶叶标准关系着千千万万的茶叶消费者、爱好者。不管懂与不懂,任何有关茶叶质量问题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市场的波动并传导到上游茶区和企业。尤其是数字化时代的消费者,信息越来越透明,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他们绝不再是盲从的跟风消费,也不再会对产品质量等涉及自身安全的问题漠视。


但另一方面,茶叶的专业性知识和认识又需要一定的渠道和手段来获取。这个认识需求与信息供应不对称的现状,正是茶行业可以抓住,并有所作为的空白领域。茶企业岂可白白浪费?如果行业和企业拿出一定精力,采取市场喜闻乐见的形式,把茶行业的标准建设、自身产品的标准化背景与水平,巧妙通俗地传达给消费人群,不仅能够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反过来通过高质量高水准的消费人群的“倒逼”与“引领”,一定会带来市场与产业关注标准、执行标准的局面,形成对企业和产品的消费带动,这样“众星捧月”的效应是消费与供应良性互动的绝佳关系。



根据2018年茶叶国标建设的现有成果和材料,《茶周刊》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宣传和推广:第一,茶叶标准与食品安全的对接,告诉市场现在的茶叶会是更加安全、更加可靠的饮品。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6)规定,茶叶对48项农残中苯醚甲环唑等31个农药有限量要求和检测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17),对茶叶中铅的污染物限量做了规定;食品添加剂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茶叶生产不允许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使用铅铬绿、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亮蓝等着色剂或其他工业染料等加工茶叶均属违法。这些信息会告诉市场:这些标准的落地实施将从源头上最终解决茶业安不安全的疑问。最终大家可以放心喝茶。



第二,让市场知道中国茶叶的标准与检测的科学性、严谨性越来越高。《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3193-2017)与原标准有较大变化:测定原理和前处理过程完全不一样;前处理从原来加水80℃水浴浸提改为直接加沸水浸提。再比如《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T 14487-2017),不仅增加了黑茶中六堡茶、紧压乌龙茶、紧压白茶等的术语,还满足创新品种类茶叶的需求。这些塑造茶业与时俱进形象的内容,一定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信心和信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第三,告诉普通消费者,这些茶叶国标的最终实施目的就在于确保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比如今年出台的茶叶农产品追溯标准,有了对茶园管理及茶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流通、茶叶销售各环节的追溯要求。通过这些传播,对消费者真正关心的事情是个积极的回应,给市场以信心:国家茶叶标准将不断完善,过度包装或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冒充质量等级、添加色素等污染物现象将会越来越少,以致最终消失。茶行业在努力确保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让老百姓都能喝上放心茶、喝上好茶!

Baidu
map